細菌生物膜是由微生物群體形成的,被包裹在一層外胞質聚合物(EPS)的基質中。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膜中的細菌展現出與自由生存細菌細胞截然不同的一系列「新興特性」。生物膜幫助細菌在多種壓力條件下生存,特別是提供了對抗生素的免疫力。除了提供多層防禦以減少抗生素的吸收和適應性持久細胞之外,生物膜還利用其外胞質成分,例如外胞質DNA(eDNA)、類化學物質如過氧化氫酶、各種基因及其調節因子來對抗抗生素。(Sara Bano et al., 2023)【1†source】。
細菌生物膜是由微生物群體形成的,被包裹在一層外胞質聚合物(EPS)的基質中。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膜中的細菌展現出與自由生存細菌細胞截然不同的一系列「新興特性」。生物膜幫助細菌在多種壓力條件下生存,特別是提供了對抗生素的免疫力。除了提供多層防禦以減少抗生素的吸收和適應性持久細胞之外,生物膜還利用其外胞質成分,例如外胞質DNA(eDNA)、類化學物質如過氧化氫酶、各種基因及其調節因子來對抗抗生素。生物膜對抗生素的反應取決於接觸生物膜的抗生素類型。例如,過量產生的eDNA對抗細胞壁和DNA標靶抗生素產生抗性,而釋放的拮抗化學物質中和細胞膜抑制劑,而在細胞內誘導蛋白質和葉酸抗生素則通過突變基因及其調節因子降低(Sara Bano et al., 2023)【1†source】。
在這篇綜述中,我們探討了目前對於細菌生物膜基於抗生素抵抗的知識狀態,包括對於各類抗生素的抵抗機制以及負責生物膜形成的基因。同時,群體感應在生物膜形成和抗生素抵抗中的關鍵作用也被討論。這些生物膜為細菌提供了強大的防禦機制,使它們能夠抵抗各類抗生素的攻擊。這種抵抗力來自於生物膜結構的特殊性質,以及細菌通過基因變化對抗生素的進化適應。
本文還重點介紹了如CRISPR/Cas、納米技術和噬菌體療法等新興和改進技術。這些技術可能有助於消除生物膜中的病原體,通過對抗生物膜誘導的抗生素抵抗,讓這個世界免受抗生素抵抗的困擾。例如,CRISPR/Cas系統可以用來精確地改變生物膜中細菌的基因,而納米顆粒和噬菌體療法則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來直接攻擊和破壞這些堅固的生物膜結構。
隨著對生物膜和抗生素抵抗機制的深入研究,未來有望開發出新的策略來對抗這一挑戰。這些策略可能包括開發新的抗生素,以針對生物膜特有的抵抗機制,或者利用新技術來直接破壞生物膜結構。總而言之,對抗生物膜引起的抗生素抵抗將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這將對於提高抗生素治療效果和控制抗生素抵抗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Sara Bano, Noor Hassan, Muhammad Rafiq, Farwa Hassan, Maliha Rehman, Naveed Iqbal, Hazrat Ali, Fariha Hasan, Ying-Qian Kang (2023). "Biofilms as Battlefield Armor for Bacteria against Antibiotics: Challenges and Combating Strategies." Microorganisms, 11(10): 2595. DOI: 10.3390/microorganisms11102595. PMID: 37894253; PMCID: PMC10609369.
您作為專業醫療從業人員,必須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最近一項發表在《Front Pharmacol》的研究中,Yuxing Wang等人探討了牡丹苷對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感染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治療潛力。研究發現,1.25-10 mg/L牡丹苷的治療能顯著增加被P. aeruginosa感染的線蟲的壽命。此外,牡丹苷還能顯著減少P. aeruginosa在線蟲腸腔內的累積,這表明牡丹苷對抑制假單胞菌的侵襲有明顯效果(Yuxing Wang et al., 2023)【1†source】。
值得您關注的是,該研究還發現牡丹苷能夠有效抑制假單胞菌biofilm的形成。儘管1.25-10 mg/L的牡丹苷對P. aeruginosa的直接抗菌活性不明顯,但其能夠顯著抑制P. aeruginosa biofilm相關的致病基因(如pelA、pelB、phzA、lasB、lasR、rhlA和rhlC)的表達。這一發現為開發新型抗生素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礎。
另一項重要發現是,2.5-10 mg/L的牡丹苷治療能夠抑制P. aeruginosa的游泳、擴散和抽搐運動,這對於理解和治療假單胞菌感染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牡丹苷還能降低P. aeruginosa內環狀二鳥苷酸(c-di-GMP)的水平,進一步表明其對抗假單胞菌感染的潛在機制。
綜合以上研究成果,牡丹苷作為一種潛在的抗感染治療劑,其對假單胞菌感染的治療潛力不容忽視。這些發現為未來開發新型抗生素和治療策略提供了寶貴的線索。隨著進一步的研究和臨床試驗,牡丹苷可能成為抗假單胞菌感染的有效藥物。
參考文獻:
Yuxing Wang, Le Zhang, Xiaoan Yuan, Dayong Wang (2023). "Treatment with paeoniflorin increases lifespa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ed Caenorhabditis elegans by inhibiting bacterial accumulation in intestinal lumen and biofilm formation." Front Pharmacol, 14:1114219. DOI: 10.3389/fphar.2023.1114219. PMID: 37050896; PMCID: PMC10083309.